1、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于1999年通过了内部审计的新概念:"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变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化的办法,来评价和改变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成效,帮助组织达成其目的。"它强调了内部审计要在公司治理范围发挥用途。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有哪些用途愈加遭到关注,第一是由于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水平有关, Hansen(1997)指出"内部审计在肯定条件下可以预防财务报告的违规行为和职员盗窃行为"。国内学者也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用途作了有关的很多研究,程新生(2007)对内部审计规范的财务控制成效进行研究时发现,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可以较好的促进公司财务控制成效的改变。王光远和瞿曲(2006)指出内部审计可缩小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差距,影响企业的营业额和价值。美国的《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尽管没直接设计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有哪些用途,但对审计委员会、外部审计职员及管理层的智商需要的扩展,意味着内部审计用途也要扩展。
下文将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有哪些用途进行详细论述。
2、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有哪些用途
西方学者一般觉得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是通过帮助董事会、管理层、外部审计来发挥用途的。本文以受托责任理论为基础,探讨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有哪些用途。
(一)内部审计与受托责任系统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一套规范安排,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离别,形成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受托关系,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它所涉及的受托责任关系只是组织受托责任系统的一部分,并不涉及组织内部复杂的高低管理层之间的层级受托责任关系。
第一,内部审计提供确认和咨询两类服务,它要评价和改变受托责任关系,当受托责任关系中存在不信赖时,审计是促进受托责任完整履行的主要方法(Power,1999)。第二,在特定的受托责任关系中,内部审计要确保受托人同时履行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推广托管理责任,从而确保整个受托责任系统的有效运行。
(二)受托责任观下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有哪些用途
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内部控制的完善性和有效性进行风险评估,为改变企业的管理、提升效益,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1、内部审计是受托责任下的一种公司内部治理规范
在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中,内部审计行使确认之职,可以觉得是确认项目的业务种类,"确认"职能的行使可增强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的可信性,能够帮助签约的签订和实行。第二,内部审计部门针对组织所遇见的来自内外各方面的挑战,向管理当局提供诸如营运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咨询,以增加组织价值。履行咨询职能,可改变其他控制程序,确保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因此,内部审计可视为一种内部治理机制。在实务中,董事会行使职责,需要内部审计帮助,管理层解除受托责任,也需要内部审计的工作,因此,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高管层的助手,是确保受托责任系统运行的一种治理机制。目前的趋势是,内部审计归属董事会或其所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是董事会治理机制的组成部分。
2、内部审计是健全公司治理机制的要紧内容
一般而言,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以减少审计风险和监管风险;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经营营业额和进步潜力进行客观评估,以降低投资风险。而上市企业的内部审计需要管理层对管理、控制薄弱环节进行客观反映,以避免经营风险。这样来看,内部审计可以弥补外部审计在达成公司治理功能方面的不足。然而,内部审计并不是只在公司治理层级发挥用途,同样也在公司管理层次发挥用途,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都不能离开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本质上都是受托责任系统中的控制机制,只不过涉及的受托责任关系的范围不同,公司治理仅涉及特定的以股东为主的利益有关者、董事会、高管层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则涉及组织各层次的受托责任关系,包含公司管理层次,同时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层次发挥用途。
3、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有哪些用途主要体目前服务于其他治理主体上
Gramling(2004)采纳了公司治理体系由四个"基本主体"构成的看法,即组织利益有关者的主要代理人被视为公司治理的四个基本主体,包含董事会所属的审计委员会、实行管理层、外部审计职员和内部审计部门,他同时指出,内部审计是作为其他治理主体可依靠的有价值的资源来发挥用途的,审计委员会的各种特点(如审计职员的报告关系、管理层对内审部门的支持度)都会干扰到与内审部门之间关系的性质、内部审计的水平。就审计委员会而言,内部审计可以帮助审计委员会履行公司治理方面的职责,它与审计委员会好的关系则能提供适合的环境和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内部审计实行与治理有关的活动(如风险评估、控制确认和遵循性工作)。有效的审计委员会一般可以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而内审部门则帮助审计委员会确保管理层的报告水平。就管理层而言,无论是出于遵循外部管制之需,还是向委托人表明受托责任履行状况之要,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需要包含:控制的独立评价并帮助编制控制报告;程序有效性的评价;帮助设计控制;风险剖析;风险确认;推进风险和控制的自我评估。其次,管理层在确定高层基调方面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管理层的对内部审计的态度也影响着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用途的发挥。就外部审计职员而言,内部审计工作会干扰外部审计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包含影响外部审计职员知道企业内部控制、评估风险、搜集实质性证据时所实行的程序。在实行审计时,外部审计职员可能还需依靠内审职员的工作,甚至寻求内审职员的直接帮助。这类对于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的水平,都十分要紧。
3、结语